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紫薇种质

紫薇种质介绍

尽管紫薇自然分布于中国、日本和南亚地区,在我国有1600年的栽培历史,但至唐、宋时期,紫薇还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品种(张启翔,1991),之前主要以野生种的驯化栽培为主。由于紫薇异交为主、自交亲和的兼性繁育系统特点(刘龙昌,2015),且与福建紫薇(L. limii) 、南紫薇 (L. subcostata)存在天然种间杂交(Zhang Qi-xiang, 1991,王献, 2005 ),因此,紫薇花色、形态等存在较多变异类型,可以很方便地开展选择育种工作,因此选择育种成为我国传统上主要甚至唯一的紫薇育种方法,利用这一方法,在此后的几百年里,选育了许多紫薇品种,据王金凤等(2013)统计,数量在120个左右,但由于调查区域不同、掌握标准不一、信息沟通不畅等,统计数据差别较大(张启翔,1991;孙洪美等, 2011年;黄建民等,2013),而且由于不是有目的、定向育种的结果,而是野生种不断驯化、选择而来, 且多数品种名为民间约定俗称或经过科研人员命名发表,未经登记、审定、认定或鉴定的过程,因此,名称也比较混乱,需要进一步的整理和规范。但作为一种品种改良的方法,还是非常有效的,这也是我国观赏植物植物品种培育的传统方法,目前很多单位还仍然采用这一方法作为紫薇品种改良的有效手段。

从美国国家树木园注册品种的时间来看,株型,尤其是矮化品种的选育是最早受到关注的,这可能是由于许多苗圃生产销售、盆栽花木的需要,因为紫薇是少有的能够播种当年开花的木本植物。早在19世纪初期(1909-1932),德克萨斯、弗罗里达州的一些苗圃就选育出了’Dwarf Blue’、’Dwarf Crimson’、’Rubra Rosea’、’Rubra Compact’等一系列矮化品种。19世纪后半叶,德克萨斯、路易斯安那和阿拉巴马州的一些苗圃在此基础上,又相继选育了’Dwarf Purple’、’Monik’、’Moned’、’Low Flame’、’Pink Ruffles’、’Royalty’、’Nana Rosea’、’Snowbabay’、’Tiny Fire’等系列矮化或半矮化品种。其中’Monik’、’Moned’高度矮化。

日本 Taki种苗株式会利用从我国南方引进的紫薇资源 ,选育出系列矮生多花品种 ,最早推出了能播种繁殖且当年能开花的品种 ‘一岁紫薇 ’,并 销售其种子。其后, 、神奈川县农业综合研究所等开展了长期 的抗白粉病品种和垂枝型品种选育工作。由于这些品种具有矮生 (高 20-60cm)、可种子繁殖或扦插繁殖 、开花早 (当年播种 6月前后即能开花 )、花期长等优点 ,近年来被引进到我 国河南等地 ,应用于微小型盆栽和造型盆景(张洁,2007)。 遗憾的是,其它如垂条、冠型等专题研究的很少,尽管我相信这一定是育种家们的评价指标之一。

1992年,Katsuo(1992a,1992b,1992c,1992d,1992e)以矮小株形为目标通过紫薇种内杂交 ,选育出了一系列分枝多、花量大的矮生紫薇品 种 : ‘Purple Queen’ (花紫红色,RHS 77B ) 、‘White Fairy ’ ( 花白色,RHS3301)、‘Summer Dream’ (花粉紫色,有白边,RHS61D或66C)、’Summer Flash’(花亮红紫色,RHS63B、67B或71C)、 ‘Summer Venus’ (花亮紫红色,RHS57D、58B或 61C)。

至 20 世纪末 、21世纪初,我国才开始紫薇人工定向选择育种,并开始重视审(认)定或品种保护权的申请。例如,王华明(2004 )从紫薇实生播种苗后代中选育出一株叶色红艳、耐受性强的彩叶紫薇 ,其嫩芽绿色 ,半月后转为鲜红,7月份以后转为暗红色,且表现稳定,枝条、花皆紫红色,2012年 获国家林业局品种保护权,名为 ‘红云紫薇’,又名 ‘红叶乔木紫薇 ’(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授权公告,第 1203号);杨彦伶等(2006)用从美国收集到的紫薇自然杂交种子开展实生选育工作,获得一观赏价值极佳的紫薇新品种 ‘赤霞’,并于2012年被国家林业局授予新品种权 (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授权公告,第 1203号)。该品种呈灌丛状,枝条半直立,花色红艳 ,花量密集,花期从 6月下旬至 9月底 ,扦插苗种植当年可开花 ;李亚等(2008)以栽培品种’粉晶’上发现的黄色芽变为基础培育了’金幌’等系列金叶紫薇品种(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授权公告,第20140105号),特点为嫩叶橘红色,自4月中下旬展叶到5月初叶片为黄绿色,5-7月随着光照的增强,叶逐渐过渡为黄色泛红到金黄色,8-10月为浅黄色到黄绿色,11月进入落叶期为暗黄或暗红色。

开美国紫薇现代育种先河的是俄克拉荷马州Okmulgee的Otto Spring和在美国国家树木园(the U.S. National Arboretum)的Donald Egolf博士,两者都致力于通过种内杂交来改良紫薇的园艺性状,尤其是抗白粉病的能力,并培育了一批杂交品种,如Otto Spring通过加利福尼亚州的Monrovia苗圃释放了Moners(1961)、Monhid(1974)、Monhia(1974)和Monkie(1961)等;1959年,利用前期收集的紫薇资源,Donald Egolf开始了培育抗病品系的杂交育种试验,并相继培育出了对白粉病具有一定耐受性的‘Catawba’、‘Cherokee’、‘Conestoga’、‘Potomac’、 ‘Powhatan’和 Seminole’等 6个紫薇属品种。但由于育种材料限于紫薇种内,这些品种抗白粉病能力并不强(Egolf,1987a),这种状况直到屋久岛紫薇和福建紫薇引进后才得以解决。

1956年,同样为国家树木园雇员的Dr. John Creech 在日本冲绳的屋久岛(Kurio, Yakushima)采集到一批屋久岛紫薇的种子,并把它分散种植到包括国家树木园内的许多地方。 1963年,德克萨斯Conroe的Bill Basham和Louis Lowrey 从紫薇和屋久岛紫薇杂交后代中选出了‘Basham's Party Pink’ (Egolf and Andrick, 1978),并证明该品种对白粉病和蚜虫具有一定的抗性,结合之前国家树木园的研究结果,Egolf(1987a)确定屋久岛紫薇是抗白粉病的重要亲本,随将其与紫薇进行杂交,获得的第一批杂交种 ‘Biloxi’、‘Miami’和 ‘Wichita’,在抗白粉病的同时,花色、树干等都有富于变化。之后,紫薇和屋久岛紫薇的杂交育种工作在美国国家树木园((Egolf, 1987b, 1988, 1990a, 1990b,Hagan et a1., 1998,Pooler & Dix, 1999)、弗罗里达(Davy, 2012a, 2012b, 2012c)、路易斯安那(Carol, 2008)、密西西比 (Knight & McLaurin, 2009)、佐治亚(Dir,2011,Grifith,2011)等地等地相继展开,并培育了一大批新品种。截止到2006年,仅美国国家树木园就选育了29个品种,其中22个为紫薇和屋久岛紫薇的杂交后代(Margaret, 2006)。除了抗白粉病、蚜虫外,其中部分品种还具对尾孢叶斑病(Cercospora leaf spot)、 (Hagan et al., 1998), 跳甲(flea beetles,Altica sp.)和日本金龟子(Japanese beetle,Popillia japonica Newman) (Pettis et al., 2004)具有一定抗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Otto Spring创制的紫薇种质的基础上,其他育种家利用这些资源培育了几个具有独特花色、非常流行的紫薇品种(Whitcomb,1985,1999, 2000a, 2000b, 2004; Whitcomb et al., 1984)。

现在广泛使用的紫薇亲本及其育成品种大都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美国也多栽培于较为温暖的南部地区,最早引进到邱园的紫薇就因为其冷凉的气候,很难开花,因此,为扩大紫薇的适栽区域,就需要通过遗传改良来提高其耐寒能力。为此,2003年,Fleming和Zwetzig用其收集保存的两个紫薇种质杂交,选育了 ’Violet Filli’ (花紫罗兰色 ) 、 ‘Coral Filli’ (花珊瑚红色 ) 和 ‘ Red Filli ( 花 亮 红 色 ) 3 个耐寒,据报道,在美国可以种植到4区,-34.4°时仍能存活,而且株矮、冠密、花多、花期长,据说可以从春至落叶前的霜冻时期一直开花。遗憾的是其杂交亲本不详。
花是紫薇的主要观赏性状,虽然紫薇花色艳丽,也比较丰富,有玫红、粉红、紫色和白色等,但缺乏鲜红、蓝、黄、橙等颜色,而且紫薇单花比较小,一般直径都在10mm以下,给其观赏性带来一定影响。之前屋久岛紫薇和紫薇的杂交虽然提高了抗性,也丰富了花色,并培育了一些复色花品种,但由于屋久岛紫薇本身是白色花,且单花较小,受连锁遗传影响,其杂交品种花色多不够靓丽。

为了拓宽紫薇的育种资源,1980年,美国国家树木园从中国上海植物园引进了福建紫薇,这是一种开红色花的乔木状紫薇,对白粉病也具有一定的抗性。1986年,Egolf在前期紫薇和屋久岛紫薇创制的种质的基础上,用福建紫薇作为新的亲本参与杂交,首次成功培育出了福建紫薇、紫薇和屋久岛紫薇三者的杂交品种’Arapaho’和 ‘Cheyenne’(见左图),不仅花色红亮,而且对白粉病特性具有很强的抗性(Margaret,2006)。
虽然紫薇种内、种间天然杂交被证明广泛存在,但有目的人工杂交育种在我国开展却比较晚,这可能是由于:一是天然杂种和杂交群体的广泛存在为后续的人工选择提供了方便,即使在将来这也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选种方法 ;二是虽然紫薇变异类型多样,但缺乏非常特异的种质,如花黄色、具浓郁香气等,需要拓宽种质资源,更新种质创新手段;三是我国包括紫薇在内的观赏植物产业不够发达,专业化不足,导致紫薇育种缺乏明确的目标;四是我国急功近利的相关管理政策,导致对主要农作物、重要经济植物之外的植物新品种选育工作的资助非常有限,品种权等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也制约了相关生物种业的发展。如在UPOV签署国中,欧洲国家申报花卉品种保护权的数量占总数的50%以上,而主要农作物只占7%左右,我国相反,农作物占80%以上,花卉只占7%左右,使得包括紫薇在内的整个观赏植物的育种工作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即使如此,近年来,国内少数单位还是探索性地开展了部分杂交育种工作,如王瑞文 (2010)对来自美国、湖北、四川 3个种源的紫薇进行了种内杂交,杂交结实率较高,但没有获得理想性状的杂交后代 ;蔡明等 (2010a) 以紫薇作母本与尾叶紫薇杂交,培育了 ‘御 汤 香 妃 ’ , 2012 年获得国家林业局新品种保护权;同期,蔡明等 ( 2010 b) 还将紫薇 、 尾叶紫薇分别与散沫花 (Lawsonia inermis) 进 行 远 缘 杂 交 , 结果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王鹏等(未报道资料),广泛开展了’金幌’、屋久岛紫薇(L. fauriei) 和其它栽培紫薇品种间的杂交,获得了一批特异种质,如叶色淡黄的’金娃娃’紫薇、具有香气的’平枝香粉’和’垂枝香红’等,正准备申报品种保护权。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对世界紫薇属植物种质资源的充分挖掘,利用紫薇属植物本身的遗传多样性来改良和培育了一批紫薇品种。

然而,由于紫薇属植物自身花色虽丰,但缺少黄、橙、蓝、绿等颜色,野生紫薇很少有具有香气的缺点,因而也难以利用属内资源取得花色、香气育种的突破,因此育种家们开始利用诱变、染色体加倍或远缘杂交等方法进行种质创新,这是紫薇育种的第三个阶段,也就是目前这个阶段。

有研究指出之所以没有鲜红色紫薇,是因为其花瓣中缺乏合成红色系色素天竺葵素 (Pg)和矢车菊素 (cy)的途径 。要生成Pg或cy , 必须设法抑制类黄酮一3’5 ’一羟化酶 ( F 3 '5 ’H ) 的活性, 使代谢途向生成蓝色系色素飞燕草素 (Dp)的方向进行(Egolf, 1975)。而蓝色给人以清凉、宁静之感,因而夏季开花的蓝色系紫薇品种独具魅力。虽然紫薇本身具有很强的合成 Dp及其衍生物矮牵牛素 (Pt)、锦葵 素 (Mv)的能力 ,蓝薇系列品种的蓝色并不明显,其原因可能是 :(1)Dp系色素的积 累量过 低;(2)辅助色素 (Co-pigments),如黄酮醇和黄酮的糖苷以及鞣花酸诱导体等,的积累量过高;(3) 液泡pH值 (4.2~5.1)较低 (Toki & Katsuyama,1995)。然而其真正的成色机理尚不清楚,有必要 进一步研究。

为获得颜色更加红鲜艳的紫薇品种,1998年,美国俄克拉荷马州花皮树公司的Carl Whitcomb博士通过化学诱变剂甲磺酸乙酯(EMS)对紫薇种子进行处理,筛选出颜色鲜红、复色花及可持续开花等8个各具特色的优良紫薇品种,并获得美国植物新品种专利。其中,’Whit I Raspberry Sundae®’为复色花品种、’Whit II Dynamite®’和 ‘Whit IV Red Rocket®’特征相似,是现有紫薇中花色最红的品种, ‘Whit IV Red Rocket® ’新叶及花芽颜色更为深红,花瓣颜色略浅,花序较大,花量也更为密集。’Whit III Pinkink Velour®’ 和’Whit Firecracker®’ 是小灌木型品种,’Whit VII Siren Red®’生长较慢,新叶深红色,之后迅速变绿,花期长,花色暗红,’Whit VIII Rhapsody In Pink’花瓣为柔和的粉红色,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大多数花不育,不能产生种子,仅有1%能产生种子,但种子无活力。这个特点也造成其花脱落后在原花位置又产生新花芽的现象,因此,使其看起来处于持续开花的状态,延长了花期 。

为获得颜色更加红鲜艳的紫薇品种,1998年,美国俄克拉荷马州花皮树公司的Carl Whitcomb博士通过化学诱变剂甲磺酸乙酯(EMS)对紫薇种子进行处理,筛选出颜色鲜红、复色花及可持续开花等8个各具特色的优良紫薇品种,并获得美国植物新品种专利。其中,’Whit I Raspberry Sundae®’为复色花品种、’Whit II Dynamite®’和 ‘Whit IV Red Rocket®’特征相似,是现有紫薇中花色最红的品种, ‘Whit IV Red Rocket® ’新叶及花芽颜色更为深红,花瓣颜色略浅,花序较大,花量也更为密集。’Whit III Pinkink Velour®’ 和’Whit Firecracker®’ 是小灌木型品种,’Whit VII Siren Red®’生长较慢,新叶深红色,之后迅速变绿,花期长,花色暗红,’Whit VIII Rhapsody In Pink’花瓣为柔和的粉红色,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大多数花不育,不能产生种子,仅有1%能产生种子,但种子无活力。这个特点也造成其花脱落后在原花位置又产生新花芽的现象,因此,使其看起来处于持续开花的状态,延长了花期 。

Carl是个多才多艺的园艺师,曾任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教授,获得了32项美国授权专利,尤其在植物根际关系上方面颇有心得,著名的空气控根技术就是他发明的。在其紫薇诱变育种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值得关注。一是用于诱变的紫薇种子选自普通紫薇,而非特殊种质,只不过他们有着类似谱系,十九世纪70年代Otto开展紫薇杂交育种的时候,当时还在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工作的Whitcomb博士在其种质的基础上选育了’Centenial Spirit’。之后,Whitcomb离开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创办了花皮树园艺公司,开展盆栽植物生产、销售和紫薇诱变育种工作,第一个选育品种Raspberry Sundae™,既Whit I , 之后其培育的其它品种基本上都来自这两个亲本,只有少数例外;二是这些品种是通过不同批次的诱变筛选出来的,而不是一次诱变处理,其中’三红’紫薇(’Whit II’、’Whit IV’和‘Whit III’)分别选自2000、65000和65000棵诱变实生苗;三是每次诱变发生的变异没有共同的规律可寻。虽然一般来讲,EMS诱变容易导致不育、叶片增厚等特征,但并非这些特征同时出现或必定出现。如‘Whit II’叶片厚革质、花变异丰富、花期长以及部分不孕等,而在‘Whit IV上则表现出叶片厚革质和部分不孕的特征,而在‘Whit III’则只表现出了叶片厚革质的特征。

在国内,赵静等 (2008)和李志军 (2009)用6oCo吖射线辐射紫薇种子,取得了一定研究结果 ,但尚未得到有价值的突变体。整体来看,紫薇育种工作在中国才刚刚开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的工作要做。

分布在我国南部以及中南半岛一带的几个野生种,如大花紫薇、西双紫薇、毛萼紫薇等具有单花较大(花瓣长可达3cm左右)、植株较高(多为乔木)的特点,是培育大花紫薇品种的重要资源,如大花紫薇在印度、澳大利亚都是是著名的观赏树种,美国、中国等都有引种。澳大利亚早在1872年就优选了大花紫薇品种’ALBA’(Anderson, Hall & Co.)。但由于这些其存在花色不丰富(只有紫、粉和白色)、耐寒性差的缺点,因此,有育种家尝试将紫薇和这些大花种类杂交,以创造新的大花紫薇种质。在美国,最早开始这种尝试的是Otto Spring,培育了’Rginae Orchind’ (1956)、’Royal Pink’ (1974)、’Maiden Blush’和’Monia’等品种,都是通过Monrovia苗圃释放的,最初报道认为这是紫薇和大花紫薇的杂交后代或选自大花紫薇(’Royal Pink’),后两个品种在专利登记时,登记为L. reginae(Cecil Pounders et al., 2007),而在美国国家树木园注册时(该树木园为紫薇国际品种登录机构),改成了L. matthewsii。因此,Cecil Pounders(2007)认为其不是真正的大花紫薇的杂交后代。但实际上,L. speciosa、L. matthewsii和L. reginae之间的分类关系到现在也还有争论,可能就是同一个种,至少他们之间有非常近的亲缘关系。Pounders等 (2007)将大花紫薇与紫薇进行种间杂交,虽然得到了性状介于两亲本间的杂种实生苗,但是只有树高和树冠宽具备杂交种的特征,花色及花的大小未表现出变异。上述杂交发现,大花紫薇和紫薇的后代多不育,结合刘亚琼(2010)的研究结果,这一点是容易理解的,因为据报道大花紫薇是六倍体,和二倍体的紫薇杂交,会产生三倍体的后代,而三倍体因无法正常配对,因而是不育的。

植物多倍体一般具有体型和器官较大、育性差和新陈代谢旺盛、抗逆性强等特点,因而可以通过诱导染色体加倍的方式进行多倍体育种,以获得需要的目标性状。而紫薇属种类本身就存在倍性差异,紫薇、光紫薇(L. glabra)、川黔紫薇(L. excelsa)、小花紫薇(L. micrantha)、广东紫薇(L. fordii)、毛紫薇(L. villosa)、福 建紫薇(L. limii)、南紫薇(L. subcostata)、尾叶紫薇(L. caudata)、网脉紫薇(L. suprareticulata)、狭瓣紫薇(L. stenopetala)是二倍体,桂林紫薇(L. guilinensis)是四倍体,云南紫薇(L. intermedia )、大花紫薇(L. speciosa)和西双紫薇(L. venusta)是六倍体,毛萼紫薇(L. balansae)为非整倍体(刘亚琼,2010)。这些野生种类的倍性与体型和器官,尤其是花部器官间的关系, 基本符合上述规律,倍性高的基本上是分布在南方种类,大都表现为乔木,花序和单花也都比较大。为了在紫薇(L. indica)品种上获得这些目标性状,童俊 (2007)、袁玮 (2009)、王晓娇(2013)和宋新红等(2012)等均用秋水仙素幼苗滴液法获得了四倍体紫薇,与二倍体紫薇相比,四倍体植株芽膨胀、展开以及开始展叶的时期较二倍体提前 ,但是其他物候期较二倍体稍有延迟 ,现蕾开花期约比二倍体迟一个月,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紫薇可供观赏的时期,但四倍体紫薇花蕾、花径增大,花瓣变长变宽,基部爪变长,花瓣 较皱缩,观赏价值大大优于二倍体,抗病能力也更强。袁玮 (2009)还将紫薇四倍体与二倍体进行杂交获得了三倍体植株 。较之于二倍体紫薇,三倍体紫薇盛花期比二倍体约迟一个月,花蕾、花径较大,瓣变长变宽,基部爪变长,花瓣较皱缩,花序紧凑 ,且因其宿存蒴果量极少,大大提高了观赏价值;对白粉病的抗性较强,但要弱于四倍体。 Whitcomb通过诱变培育的’Whit III Pinkink Velour®’(国内称为红叶紫薇),是目前最成功的彩叶紫薇品种,之前提到的’红云紫薇’也是红叶类型,中山植物园选育的’金幌’则是第一个金叶紫薇。这些彩叶品种多为诱导或自然变异的结果,实际上,野生种里也存在色叶紫薇资源,如屋久岛紫薇秋叶异常红艳,桂林紫薇春季新叶嫩红,其它季节则略泛红色,是选育彩叶紫薇品种优异的种质资源。
除狭瓣紫薇、尾叶紫薇、屋久岛紫薇(柠檬香味)报道有些许香味,多花紫薇和大花紫薇可能有香味外,野生紫薇很少有具有香气的种质。因为屋久岛紫薇有淡淡的柠檬香,用其做亲本的部分杂交后代会有些香味,因此引自美国的一些品种可能会有香味(张洁,2007)。此外,中国传统品种’白蜜香’、’香雪云’、也具有较清淡的香气,Whitcomb诱变育成的Whit I Raspberry Sunda™ 则具有玫瑰香味,此外,也有人说’Apalachee’ 和‘Near East’有令人愉快的香味 。但总体上,紫薇现有种质和品种 缺乏香气或 香气不足,因此,北京林业大学尝试在紫薇、尾叶紫薇和和散沫花(Lawsonia inermis)之间进行远缘杂交(蔡明等,2010),以期获得具有浓郁香气的紫薇品种,但结果发现,紫薇属与散沫花属杂交存在受精前障碍,从而不能完成受精过程。

相比于国内乏善可陈的优良紫薇品种而言,近年来,国外,尤其是美国,引种的紫薇品种在国内市场表现突出,其中以2004年湖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从美国引进的L. indica ‘Whit II Dynamite®’、L. indica ’Whit IV Red Rocket®’和L. indica ‘Whit III Pink Velour®’(国内分别被称为’红火球’ 、’红火箭 ’和’红叶紫薇’)表现尤为卓越,这是美国花皮树公司(Lacebark Inc.)的Carl Whitcomb博士选育的系列紫薇专利品种(见下一节:国外紫薇属植物育种和第四章:紫薇主要品种部分)中的3个。 由于其抗病能力强,花色鲜艳 ,景观效果显著,深受欢迎,成为园林市场炙手可热的紫薇品种 (王晓明等,2008)。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引种了20余个美国品种(张洁,2007),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华正媛等,2009)从美国北卡罗莱纳州引进一紫薇品种,秋季叶片会由墨绿色变成黄色或黄红色 ,认为其观赏价值较高,但从名称’美国紫薇’及报道的内容来看,引种记录不详。
尽管国内外在紫薇育种领域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培育了约260个品种。但相对于应用需求以及研究现状而言,还有很多工作应该也值得开展,包括:
(1)拓宽遗传资源,改进技术手段,丰富紫薇花色将成为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紫薇花色虽然艳丽,但仍缺少蓝、黄、橙、绿等花色品种;
(2)培育香花紫薇品种也是未来的研究热点之一;野生紫薇很少有具有香气的种质,目前报道的几个品种实际上也香气不足。
(3)调节和延长花期将有利于拓宽紫薇的应用范围,提升其应用价值。大部分紫薇集中在夏季开花,但也有报道有接近于四季开花者,说明有这种花期调节或延长的潜能。

(4)株型仍然是紫薇育种的方向之一。紫薇树型多样,但作为园区道路美化的重要树种,对其冠型、干型以及其它树姿等有一定的要求,也有一致性的要求。除了矮化以外,紫薇主干有独干和多分枝之别,枝条又有平、垂和上举之分。就株型而言,免修剪(无需修建,就能生长为较为一致的树型:独干或多干、上部分枝整齐、疏密有度)的乔木型紫薇和垂枝灌木型紫薇尤其需要。

总之,结合传统和现代育种手段,通过技术和种质创新,培育具有特殊性状花色、香气和花期的紫薇品种已成为现实需求,也有理论和技术上的可能性,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里紫薇研究的重点领域。

无论是紫薇属,还是紫薇种内,花色都主要表现为深紫色、红色到白色以及它们之间的颜色。虽然没有蓝色花品种,但有些品种花色接近光谱中蓝色末尾的颜色,但缺乏橙色和黄色(雄蕊和花柱除外)。此外,树皮、叶色等也是紫薇的重要观赏性状。截止到目前为止,江苏省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紫薇铁线莲团队已经收集紫薇及其近缘属共3属10种,200多个品种。


参考文献:

1. 刘龙昌,陶 珂,景康康等,花色多态植物紫薇花部综合特征与繁育系统 , 林业科学,2015,Vol.(1):42-54
2. 王金凤, 柳新红, 陈卓梅, 紫薇属植物育种研究进展, 园艺学报,2013, Vol. 40(9):1795-1804.
3. Zhang Qi-xiang . 1991 . Studies on cultivars of crape-myrtle (Lagerstroemia indica) and their uses in urban greening .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13(4): 57-66.
4. 王业社, 侯伯鑫, 杨强发等, 湖南省紫薇种质资源调查及应用前景分析,草业学报 2014, Vol. 23(5): 77-91.
5. 孙洪美, 马燕, 臧德奎等,山东省紫薇品种的调查与分类, 林业科学,2011,Vol. 47(6): 175-180
6. 黄建民,侯伯鑫, 索志立, 邵阳市紫薇品种调查研究I-III, 农学学报, 2013,Vol.3(3-5):
7.刘亚琼,中国紫薇属植物倍性研究及其cpDNA多样性分析,2010,河南农业大学硕士论文。
8. 童俊, 2007, 秋水仙素诱导紫薇多倍体的研究 [硕士论文].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9. 童俊, 叶要妹, 冯彪, 袁玮. 秋水仙素诱导三种紫薇多倍的研究. 园艺学报, 2009, 36(1):127-132.
10. 王晓娇, 2013, 紫薇同源四倍体的获得及组培快繁技术研究[硕士论文]. 北京林业大学.
11. 宋新红, 丰震 , 谷衍川等, 紫薇多倍体的诱导、鉴定及内多倍性研究. 2012, 山东林业科技, 2:
12. 王晓明,李永欣, 余格非,曾慧杰.2008. 紫薇新品种及繁殖技术.中国城市业,6(1):79-80.
13. 张洁, 王亮生, 张晶晶等 ,紫薇属植物研究进展,园艺学报, 2007, Vol.34(1):251-256
14. 华正媛,毛斌,汪 良义,杨华.2009.美国紫薇的生长节律及繁殖技术研究.林业实用技术,(10):6-8.
15. http://www.southernliving.com/home-garden/gardens/southern-gardening-crepe-myrtle-history. Retrieved on July 11, 2015
16. http://global.britannica.com/biography/Andre-Michaux. Retrieved on July 11, 2015
17. Egolf D R.1987a. ‘Biloxi’,’ Miami’, and ‘Wichita’ Lagerstroemia. HortScience, 22(2):336-38.
18. Egolf D R .1987b . ‘Apalachee’, ‘Comanche ’, ‘Lipan’ , ‘Osage’, ‘Sioux’, and ‘Yuma ’ La gerstroemia. HortScience, 22(4) : 674- 677.
19. Egolf D R. 1988 .Pretty inpin k : The National Arboretum introduces six new intermediate crape-myrtles. American Nurseryman, 167(1) : 68 -79.
20. Egolf D R. 1990a . ‘Caddo ’ and ‘Tonto’ Lagerstroemia. HortScience, 25(5): 585-587
21. Egolf D R.1990b.’Choctaw’ Lagerstroemia. HortScience,25(8):992-993.
22. Hagna A K, Keever G J, Gilliam C H et al. 1998. Susceptibility of crape myrtle cultivars to powdery mildew and Cercospora leaf spot in Alabam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Horticulture, 16(3):143-147.
23. Pooler M R, Dix R L. 1999. ‘Chickasaw’, ‘Kiowa’, and ‘Pocomoke’ Lagerstroemia. HortScience, 34(2):361-363.
24. Davy J M. 2012a Lagerstroemia (indica x fauriei) plant named ‘JD818’:United States Plant Patent,US PP 22:697.
25. Davy J M. 2012b Lagerstroemia (indica x fauriei) plant named ‘JD900’: United States Plant Patent,US PP 22:698.
26. Dayv J M 2012c. Lagerstroemia(indica x fauriei) plant named ‘JD827’:United States Plant Patent, US PP22:718.
27. Dirr M A. 2011. Lagerstroemia plant named ‘PIILAG-III’: United States Plant Patent,US PP 23:178.
28. Carroll R H. 2008. Lagerstroemia plant named ’Trured’: United States Plant Patent, US PP18:456.
29. Margaret, R. Pooler, 2006, ’Arapaho’ and ‘Cheyenne’ Lagerstroemia. HortScience, Vol. 41(3)851-856.
30. Cecil Pounders, Tim Rinehart and Ned Edwards. 2007. An Analysis of Combining Ability for Height, Leaf Out, Bloom Date, and Flower Color for Crape-myrtle. HortScience vol. 42(6):1496-1499
31.Whitcomb. C.E. 1985. 'Centennial Spirit' crape- myrtle. HortScience 20:1144 1145.
32.Whitcomb, C.E. 1999. Five new crapemyrtles. Lace hark Inc., Stillwater, OK.
33.Whitcomb. C. F. 2000a, Grape myrtle shrub named 'Whit II'. U.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 PP 10296.
34.Whitcomb, C.E. 2000b. Crape myrtle plant named 'Whit IV'. U.S. Patent and 'Tradcmark Office. PPI 1342.
35.Whitcomb. C.E. 2004. (rape myrtle plant named 'Whit VII'. U.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 PP 14975.
36 Wliitcomh, G.E., C. Gray, and B. Cavanaugh. 1984. 'Prarie Lace crapemyrtle. HortScience 19:737 738.
37.Cecil Pounders, Tim Rinehart, and Hamidou Sakhanokho. Evaluation of Interspecific Hybrids between Lagerstroemia indica and L. speciosa. HortScience 42(6):1317–1322. 2007.
38. Dix, R.L. 1999. Cultivars and names of Lagerstroemia. U.S. National Arboretum. 17 July. 2015. . ; Revised in 2005, and Retrieved on 7 July, 2015
39. 蔡明, 孟锐 , 潘会堂 , 张启翔等,紫薇属与散沫花属远缘杂交亲和性的研究,《园艺学报》,2010,Vol37(4):
40 Toki K . Katsudyama N. 1995. Pigments and color variation in flower of Lagerstroemia indica. J. Jap. Soc. Hort. Sci. , 63 ( 4 ) : 853 -861 . ( in Japanase )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单位地址:南京市中山门外前湖后村1号 邮件:greenfinger_lyy@163.com 电话:025-84347050